他山之石  
 
  他山之石

烟台职业学院:“三度”并重 构建“大思政”格局

更新时间:2021-12-22 17:49:02  文 章作者:  文章来源:中国高职高专网  点击次数:

今年11月24日,在烟台职业学院报告厅,全国技术能手、“烟台工匠”姚海锦从院长温金祥手中接过聘书,正式成为烟台职业学院“劳模工匠思政导师”。此次学校共聘任14位劳模工匠担任思政导师,其中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劳动模范、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带头人、“齐鲁大工匠”等,都是各行各业的技术“大咖”。聘请劳模工匠担任学生的思政导师,是烟台职业学院近年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大思政”格局的一系列扎实举措之一。

“大思政”的深度:上好课堂上的思政课

课堂教学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无论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还是课程思政的渗透,都要在课堂上完成。因此,学校统筹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既着力提高思政理论课的质效,又深入挖掘专业课、公共基础课和实践课中蕴含的思政资源,为大学生解疑释惑,使马克思主义真理入脑入心,筑牢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之基。

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开足开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形势与政策”3门思政课程。同时,投资150万元建设高标准“数字马院”,将胶东红色文化体验馆、多功能思政课程智慧研讨教室、思政课程虚拟仿真教学体验中心嵌入其中。打造示范课堂,把以英烈文化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楹联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美丽乡村调研为代表的地方特色文化有机融入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实施青年教师“小荷青苗”工程、举办高职“青椒论坛”、派出教师访学等,不断提高思政专职教师的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获评山东省思政“金课”,一名教师在山东省学校思政课教学比赛中获一等奖。

在开好思政课的同时,为了将课程思政建设好,学校德育部的思政教师与各系的专业课教师组建了“手拉手”备课团队,结合各专业特点开展教研,形成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教务处出台《课程思政评价办法》,质量管理办公室制定《课程思政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并结合教学督导制度开展听课评教,各系也积极探索课程思政建设,如建筑工程系每学期举办“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设计大赛”、会计系将思政元素编入新教材、汽车与船舶工程系开展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展示等。

“大思政”的厚度:夯实思政阵地

学校强化阵地意识,在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网络育人等领域不断拓展优质载体,为新时代的价值观引领搭建科研和创新的平台,为大学生的成才搭建展示青春正能量的平台,为主旋律的传播搭建线上线下融合交互的平台,形成同频共振、联动发力的校内思想教育阵地。

建好实践教育阵地,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成长。学校每年有60多支志愿服务队、8000余名学生参与“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聚焦“乡村振兴”“红色教育”“医药健康”“爱国拥军”等主题。大学生志愿者积极参与亚洲沙滩运动会、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暨国际设计产业博览会等重大活动和文明城市创建、环境保护、红十字救护、“希望小屋”等志愿服务。

建好网络思政阵地,提升校园新媒体平台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以“一个基地、三个中心”为抓手,探索思政教育新机制,与新华社新闻信息中心山东中心共建“网络思政试点基地”,成立“山东省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分中心网络文化中心”“烟台职业学院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高职院校党建和思政研究中心”。构建以“烟台职业学院”微信公众号为首的校园公众号集群,整合学校官网、抖音号、“烟职在线”APP等形成校内新媒体矩阵。举办“网络文化作品大赛”“网络文化节”等引导师生积极创作优秀的网络文化产品。

建好文化阵地,让校园沉浸于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中。学校打造推广了一系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作品和活动:改编新华社《国家相册》微视频,推出多场《国家相册》舞台剧汇报演出,使之成为“舞台上的思政课”“活化的党课”;启动“七星湖思政影院”,为师生放映爱国主义优秀影片;各教学系部推出“一系(部)一品牌”,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师生参与;邀请时代楷模、劳模工匠、公安英模、学雷锋标兵等先进人物进校园宣讲典型事迹;举办廉政讲堂、道德讲堂、经典诵读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

“大思政”的温度:充满人文关怀

坚持关爱师生、服务师生,强化服务育人意识,努力为师生办实事。学校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把提高服务质量与深化思政效果结合起来,充分梳理、挖掘各岗位育人功能,拓宽服务育人渠道,以人文关怀提升校园“大思政”的温度。

建设和谐校园,深化“三全育人”改革。总务处改造学生餐厅、教职工餐厅和体育场地,在学生公寓引入智能洗浴设施,改善师生生活条件。阅览室增加自习空间,延长闭馆时间,为学生学习提供舒适条件。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配备10名专职心理健康教师,定期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及师生心理健康咨询服务,解开心灵“千千结”。学生处将资助与育人及扶贫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充分发挥资助育人功能。

建设智慧校园,优化服务效能。校办公室开发电子印章,实现档案数字化,让师生、校友办理相关业务少跑腿、不跑腿。图书馆升级文献资源,拓展学术服务内容,为师生科研和学习提供支持。招生就业处在智慧校园就业平台上举办网络双选会,今年为2022届毕业生提供职位11000余个。(宫珮珊)

上一条:引进用好同济大学优质资源助力福州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教育强市建设 下一条: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呈现新面貌 暖心聚力为师生

【 文章录入:龙启文    责任编辑:龙启文 】 

Copyright ? 2012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必赢nn699net官网高等职业教育研究所 版权所有
高职教育研究所办公电话:0795-3203833  高职教育研究所邮箱:yczygjs@163.com  管理登录  设计制作:网络信息管理中心